宁夏丨厚植生态底色 建设美丽宁夏
宁夏林业 2024-01-19 17:30 发表于宁夏
厚植生态底色 建设美丽宁夏
——宁夏回族自治区推进林草建设高质量发展纪实
仇智虎 刘佩
塞上江南,草木生发,山川峻秀,水鸟翔集。
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的重要精神,依托全境纳入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片区和三北工程全覆盖的“双优势”,以重点工程为依托,科学谋划、高位推动生态建设和荒漠化综合治理,尽锐出战,厚植绿色基底,加快推进美丽宁夏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区完成营造林125.3万亩,草原生态修复28.2万亩,保护修复湿地20.9万亩,荒漠化治理90万亩。
从绿意葱茏的黄河之畔,到灵动休闲的沙湖之滨;从生机盎然的贺兰山下,到生灵跃动的六盘山间……美丽新宁夏,谋划新发展,扬帆新征程,书写新篇章。
沙湖秋色
科学谋划,坚决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
宁夏是构筑祖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部分,是风沙进入祖国腹地和京津地区的咽喉要道。三面环沙的宁夏,荒漠化治理是生态建设的主要“界面”。黄沙退却,绿色铺展。在宁夏,人与沙在经年累月的交手中,从治理走向保护利用,并将荒漠化防治的故事向世界讲述。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审议并通过了“1+4”系列文件,提出聚焦植绿增绿,统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保护修复和盐碱地综合治理,突出“一河三山”,大力推进三北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宁夏战役,全力提升美丽家园“新颜值”,并为建设美丽宁夏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
2023年以来,宁夏林草系统全面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起草推进全区荒漠化治理的实施意见已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制定的《关于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 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的实施方案》等3个方案已经自治区两办印发。谋划提出“123456”工作思路,即以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宁夏战役为目标,积极打造腾格里锁边固沙阻击战等两大示范性工程,依托宁夏贺兰山东麓水源涵养和生态治理项目等3个国家重点项目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实施和美城乡绿化美化提升等“四大行动”,打好北部巩固提升整体战等“五大战役”,实施人工造林等“六大工程”,全力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工作。
云雾山堆峦叠翠
在山区的山头上,栽植新的绿色理想;在平原的河岸旁,巩固防护林的绿色“臂膀”;在沙区的方格里,躬身播种新希望的种子……全区各地以科学绿化为“导航”,优化树种,创新模式,着力推进林草高质量发展。
尤其是2023年以来,聚焦打造绿色生态宝地,宁夏林草系统提高国土绿化精细化水平,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科学推进国土绿化。《科学绿化试点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已印发,谋划启动8个示范试点,积极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建设。积极争取并落地实施宁夏中卫市黄河流域规模化防沙治沙2023年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完成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扎实开展国土绿化任务落地上图。造林绿化、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退化草原修复、湿地保护修复、荒漠化治理、天然林保护等工程措施多向发力,进一步提升森林、草原、湿地和沙漠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护生物多样性。
积极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持续加强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编制的《宁夏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已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完成56个自然保护地外业勘界定标,编制40个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积极推进贺兰山、六盘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
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组织实施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救护、生物链修复等项目,开展贺兰山雪豹、马麝,六盘山华北豹、林麝等野生动物资源专项调查监测及栖息地环境评价。牵头组织开展代号为“清风行动”的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联合行动。
扎实开展林草灾害防控。紧盯重点时段、重点区域,扎实做好隐患排查、火源管控、督导检查、宣传教育等工作,全力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截至目前,全区未发生森林草原火灾。投入1.2亿余元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基础建设和购置防火机具装备。与应急、气象、消防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深入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排查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积极推进森林草原火灾风险普查。全力做好林草有害生物防治工作,2023年完成森林鼠兔害防治104.11万亩次、松林监测面积121.16万亩,查处携带美国白蛾带疫事件5起。全面完成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共普查发现外来入侵物种16种。全区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为2.12‰,草原有害生物成灾率为2.35%,均低于国家下达指标。草原绿色防控比例达100%。
执笔绿色发展,写意山河美景,锚定生态屏障,庇护江河安澜。
湿地纵横交错
改革创新,着力绘就林草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紧扣“林”的主题、突出“长”的关键、强化“制”的保障,以“林长制”促“林长治”,大力推进山林权改革,全力做实“管绿增绿护绿活绿”文章,推动全区林草生态建设跑出“加速度”。
2023年,泾源县与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签订闽宁碳汇林项目建设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碳汇储备林建设、碳汇造林技术指导、验收及碳汇计量监测、碳汇项目开发服务、碳汇项目审定核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据泾源县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六盘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长期观测研究,六盘山水源涵养林每年可固定二氧化碳55万吨。依托闽宁碳汇林建设项目,建设了高标准碳汇储备林1446亩,种植云杉、油松、华山松、桦树、河北杨等生物含碳率高的优势树种64893株,预计每年可实现碳汇收益12万元。
山林权改革以来,见缝插绿、以地换林、增值赋能……全区各地因地制宜创新特色做法,焕发出山林多重价值,推动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全区林地确权1371.11万亩,新增集体林地流转面积8.4万亩,引导进平台交易林地2.23万亩。新增林权抵押贷款1.07亿元。林下经济经营利用面积达258.4万亩,实现产值约7亿元,认定2023年自治区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1家,新增绿化经营主体181家。
从最初的破题开局,到如今的多点突破,山林权改革正生成越来越多的“山林权+”可能。自治区林草部门将继续围绕放活山林地“三权”分置“一个核心”,紧盯增绿提质、农民增收“两条主线”,落实确权、赋能、交易、经营、服务“五项举措”,指导各地用好用足山林权改革政策,探索推进“山林权+”,进一步加快国土增绿、林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步伐。
林水相依
民生福祉,致力搭建人民共享生态红利舞台
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宁夏回族自治区大力发展以枸杞、葡萄为代表的林业产业,唤醒沉睡的绿色资产,打通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新通道,不断增加经济收入,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红利。
全面推进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印发《加强“三大体系”建设 推进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7年)》。全区新增枸杞种植面积1.2万亩,鲜果产量达到32万吨,加工转化率达到35%,综合产值预计将达到290亿元。打造绿色丰产示范点29个,新增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与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STC)深度合作并形成工作机制,将实现宁港两地的宁夏枸杞产品检测结果互认。开展枸杞产品质量检测500批次。“宁夏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标产品于2023年底实现质量全程可追溯。成功举办第六届枸杞产业博览会,采购签约金额达到15.8亿元。组织枸杞企业参加10场国内外展会,举办9场宁夏枸杞专场推介会。宁夏枸杞冠名6组高铁发往东南沿海,国家枸杞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宁夏)顺利通过评审验收,宁夏枸杞与北京同仁堂、福建正山堂、广药集团跨界合作,枸杞红茶研发成功,百瑞源殷红子熟枸杞庄园正式投运……
候鸟嬉戏
林草逢盛世,绿色著华章。
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林草工作亮点频现:山林权改革、林草项目资金稽查有关经验做法分别在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培训会、全国林草资金项目管理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在2023年全国林草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暨监测站建设推进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宁夏智慧林草云平台系统在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云生态大会上展示推广;举办的2023年荒漠化防治技术与实践国际研修班,受到阿盟秘书处及国际学员的一致好评;在2022年度全国林长制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宁夏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被全国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评为2022年先进单位;宁夏林草碳计量评估与碳中和战略研究项目成果通过省级专家评审和国家级专家论证。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宁夏战役,抢抓雨季植树种草,累计完成荒漠化治理及三北工程生态任务73万亩。
新时代、新征程,建设美丽宁夏的号角已经吹响。宁夏林草系统将聚焦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宁夏战役,开展和美城乡绿化美化提升行动、沙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禁牧封育、实施河湖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四大行动”;打好腾格里锁边固沙阻击战、毛乌素流动沙地歼灭战、北部巩固提升整体战、中部扩面增绿阵地战、南部护绿涵水系统战“五大战役”;实施人工造林、未成林补植补造、退化林分改造、草原生态修复、封禁封育、湿地修复“六大工程”。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宁夏战役,努力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宁夏,为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作出林草贡献。
候鸟乐园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